编者按: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在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高水平理工大学新征程上,广大桂工人立足岗位尽职责、奋发有为做贡献,谱写了学校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的风采,并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他们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育人育才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劳动榜样”。值此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邀请到4位教师为我们分享他们牢记初心使命、矢志立德树人的奋斗经历,分享他们对于“劳动”的心得体悟,激励全校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凝聚起推动学校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刘希军,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关键金属成矿理论与勘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西部引进人才”、广西杰青。现任国奥体育(中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球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广西关键矿产资源深部勘查人才小高地负责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广西一流学科负责人,《地球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
他始终以培养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为己任,坚持立德树人,坚守教育初心,教书育人、科研创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全面塑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师德师风。
他扎根教学工作一线,坚持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目标,聚焦“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核心问题,积极投身人才培养一线。他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教学研究,推进课程、专业和学科一体化建设。优化课程设计,梳理课程知识体系,利用“AI知识图”,建立网状的教学资源和知识体系,构建可视化、结构化课程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系统性,开展智慧教学。他作为“地球化学”国家一流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广西一流学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小高地的负责人,获得了《岩浆岩岩石学》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广西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主编教材3部。
他坚持胸怀“两个大局”,面向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入选中科院“西部引进人才”、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和广西杰青,发表论文百余篇,发挥科研优势,注重成果转化,立足广西区位优势,践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致力于推动东盟地区矿产领域合作,带领团队聚焦中国-东盟成矿理论与矿产勘查,赴马来西亚、老挝等开展东盟国家矿产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他坚持以全国高校推广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培养过程,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实践育人的最佳成效;利用科研平台和基地的产-学-研科研项目,开展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让学生接触前沿科学知识与技能,开放实验室平台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开展创新性实验,实现科研平台和基地反哺教学;开展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组建“创新研究生教育型”科研教学团队,拓宽研究生专业视野,增强科研育人成效,在科研育人内容上突出区域背景、区位优势,加强国际接轨。
他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甘于奉献、凝聚人心,有效发挥集体教研优势,培养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中青年为主的教师团队。2023年,其所带领的团队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积极传承地质“三光荣”传统、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团队共获得省部级教改项目十余项,多人入选广西青年八桂学者、广西杰青。始终将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团队骨干教师组成的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团队多人次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广西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桂林市优秀共产党员、学校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发挥人才和科教优势,坚持科普惠民,开展地学科普教育,面向社会普及地学知识,开展多途径、多类型、线上线下的地学科普教育,受众超过1000万人次,建成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有效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曾鸿鹄,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带头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负责人、2020年度“中国水业人物”——教学与科研贡献奖获得者、广西教学名师、首批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广西生态环保现代产业学院负责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负责人、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广西高等学校先进教学管理工作者、桂林市巾帼建功标兵。现任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现代水业认知与探索》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扎根教研,教书育人
凡源远者必流长,凡根深者必叶茂。从古至今,教育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振兴最厚重的底气。曾鸿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将“大思政”“新工科”“大生态”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必备品格与专业素养。主讲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获“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理科组一等奖;基于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趋势,引领专业教师开展“课程群”建设与改革,主持创设的《现代水业认知与探索》课程获得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近10年来,她主持了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首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项、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告·发展与质量》重点项目1项、广西教改项目4项。2014年,她引领申报的“重融合宽共享强实践的地方高校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实现了国奥体育(中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她的教学成果荣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奖励4项。
她坚持产教融合理念,作为负责人组织建成了国奥体育(中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宜兴产业研究院、环境产业联盟、广西生态环保现代产业学院,构建了“环保e行”产教融合云服务平台及大学生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支撑体系,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助力广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几年来,她指导学生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项12项(2021年获国家级银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项。
潜心科研,服务社会
曾鸿鹄瞄准漓江流域水污染加剧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环境问题,结合“漓江山水”地域特色,始终坚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探究解决困扰民生福祉的水环境问题的路径,做好漓江治水大文章,助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水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1项,在桂林会仙湿地、青狮潭水库灌区、“两江四湖”改造、桃花江流域治理等14个区域开展了水体安全评估与污染治理工程示范,有效保障了人畜饮用、农业灌溉的用水安全,形成的技术模式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高度认可和推荐。2022年主持完成的“西南岩溶农业活动区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是国奥体育(中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学科在该奖项上取得的新突破。
曾鸿鹄依托环境学科在广西的优势,牵头组建了广西水污染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广西城镇水污染控制、工业水污染控制、用水安全保障和水处理装备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提出和编制发布广西地方标准10项、团体标准4项,成为了行业产业发展“助推器”。
曾鸿鹄把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科普资源,引领学院构建了面向“中小学生-青年大学生-社会公众-行业企业”多层次的集“意识-常识-通识-专识”于一体的科普教育体系。连续15年主导开展“环保春天行”等各类环保科普活动300余场次,受益人数12000余人次/年;为广西环保系统、住建系统提供了15期近8000人次的行业培训服务;先后与马来西亚、伊朗、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家高校合作构建了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平台,形成了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生态文明国际传播新格局。曾鸿鹄作为负责人建立的“国奥体育(中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实训中心”于2023年获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真抓实干,谋划蓝图
身为学院院长,她坚持身先士卒,主动抓好有组织教学科研,凝心聚力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2008年以来,作为院系领导和学科负责人,她聚焦学科建设的关键要素,抢抓机遇、认真谋划、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在构筑学科平台上下功夫,使国奥体育(中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学科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改革和建设,环境学科和专业水平获得国内同行的肯定与认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环境科学与工程2022年入选广西一流学科(A类),在教育部第四、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级(是广西最好的工科学科成绩),生态环境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得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等国家级学科平台22个,自治区优势重点学科、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学科平台39个;学院4个本科专业全部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广西唯一环境类博士授权点),填补了广西在该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空白。2023年,作为负责人申报的“广西生态环境保护与低碳治理科技创新合作基地”被认定为广西科技创新合作基地。
陈平,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建材行业劳动模范、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广西优秀教师、广西杰出人才。是第十一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现任广西绿色建材与建筑工业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工业废渣建材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和广西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中试基地主任。
不忘初心,建设壮美广西
不忘初心,是坚守出发时的誓言。坚持一阵子易,坚守一辈子难。唯其坚守,才能造就品质,成就其事业。
2001年,在国家建材局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作的陈平,仍牢记儿时建设家乡的誓言,主动回到国奥体育(中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所学服务家乡建设。用自己所学研究出更加优质的建筑材料,用更加环保、绿色的建材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
匠心锻造,勇攀科学高峰
陈平注意到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不仅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粉尘和固废堆放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于是,陈平把研究方向转向绿色水泥的研制,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历经数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取得了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的研发成功。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取得工业废渣生产水泥的多项技术成果。为了让绿色水泥从实验室跨出去真正造福社会,京珠、沪蓉等很多省市的高速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今,日益完善的绿色水泥技术如同一股环保的春风,吹遍了华夏大地。
取得荣誉并没有让陈平放慢继续探索和创新的脚步,他又以工业副产石膏为主要原料,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高强α半水石膏产品,变废为宝,为国家减轻资源浪费,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潜心育人,不忘教育初心
陈平老师在做好科研的同时,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投身教学一线,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并指导学生参与各种竞赛。近年来共培养本科生近千人,博硕士近百人。学生们在他的指导和积极举荐下大多成为高校教授、科研院所和各个大型企业的行政或技术骨干,如:刘荣进现为国奥体育(中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田文广在武汉建筑设计研究院担任副总工程师;陈强现为海螺水泥扶绥基地副总经理;陈飞现为华新水泥集团日喀则公司副总经理;梁海区为北海鱼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党支部书记……他提倡产学研联合的培养模式,既能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他将自己的工作经历、科研经验融入教学当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科视野的提升。他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备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学生已成长为建材系统骨干。
科技服务,共圆复兴梦想
陈平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特别贡献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此外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陈平在管磨开流选粉节能及水泥绿色制成应用技术取得重大的创新,与已有技术相比有着突出的经济优势:该技术可简化生产工艺,节省投资10%~15%,节电10%~30%,提高产量10%~25%,提高废渣利用率10%以上。该成果在全国23个省区及国外的近400条生产线上应用,直接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2011年,该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该奖项在广西零的突破。由于该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14年,管磨节能技术项目被授予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不忘初心,除了始终如一地坚持,还要有谋定而后动的勇气。研究新型环保绿色建筑材料和教书育人,是陈平守初心践使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风风雨雨几十年,他一直在自己圆梦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从未放弃。谈及现在的日子,陈平老师直言感到“很满足,没有白活。”说到自己的遗憾,他却回答说:“时间太少,成就不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正因为有千千万万陈平这样坚守初心,勇于担当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国家才更有力量,民族才更有希望,前方征途才会越走越宽广。
朱万旭,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广西特聘专家,“中国天眼”(FAST)和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之一,现任广西智慧结构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和广西工程结构材料智慧化科研成果中试基地负责人,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副秘书长、先进工程材料分会常务理事和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以及多个业内大企业技术顾问。
坚守教书育人一线
他始终站在教育教学一线,以满腔热忱投身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秉持科学研究可以支撑教学水平稳步提高的理念,主动担当本科实验班的班主任,从大一开始点拨引导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将自己在本领域研究的重大科研成果、前沿知识反哺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鼓励大学生继续考研深造,结合实际工程需求,精心指导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为企事业单位造就实用接地气的科技骨干。
执着科学研究主阵地
他二十年如一日专注于重大工程的高性能结构材料研究,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大型索结构健康监测及检测维护的关键技术》获202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成果应用于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索网结构以及广西相思洲斜拉桥、湖南衡阳东洲斜拉桥、广东顺德区德胜体育中心索穹顶结构等50余项实际工程,保障了中国天眼等重大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健康安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带动产业行业发展作出贡献。充分展现其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劳动者精神。
创新实践教学育新人
他深耕产教融合,与国内领先企业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指导本科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将教育成果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社会服务,开辟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路径。他重视劳动教育实践,勇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知识,坚持产-教-研-赛的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在国家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银奖;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获广西金奖和国家铜奖。
引领团队协作结硕果
他在关键结构材料创新团队建设中,严以律己,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老中青结合,充分发挥传帮带精神,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作为一名领路人对年轻的科研人员给予全方位的关注和培养,充分发挥劳动者合作共赢的集体主义精神,引领年轻人不断参与重大项目,在团队中形成了爱国敬业的良好氛围。作为支部书记的土木学院教工第四支部,科研成果硕果累累,获评为广西优秀党支部。
服务社会发展显担当
他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只有瞄准世界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紧密相连,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更具意义,只有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产业发展,才能更加凸显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
他长期专注于重大土木工程的联接与锚固系统的研发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和应用成果。从2000年开始,他将研发高性能的联接锚固系统当成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带领团队坚持不懈搞研发,逐步在技术水平跟上了国外同行,一举实现我国核电站预应力锚具和液态天然气储罐预应力体系的国产化,让二者的花费分别从3000万元和5000万元降为800多万元和1000多万元,他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他带领团队顺利攻克“中国天眼”索网难关,使“中国天眼”工程避免采用造价高达6亿多元的日本碳纤维拉索,为国家节约至少4.8亿元成本,他也因此获得了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并因成功地组织了索网施工,获得了北京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以及中国钢结构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特等奖。
(一审:李娟;二审:梁祖福;三审:雷绍湖)